1.协调性:展柜的外观、材料的使用、灯光的配置,要从展品的风格、特质出发,使展柜融入展览环境中,尽量隐形,重点突出展品。
2.耐用性:确保展馆结构在室内环境长期使用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3.性:采用钢架结构保证整体结构的可靠性,材料符合防盗标准的。
4.操作性:展柜的设计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提倡良好的操作性,每个展柜均可由一个人独立操作。
5.环保性:采用环保材料,以保证展品在展柜内不会因为化学反应而遭破坏。展柜背板、展台平面板、纺织衬料需环保材料,并对表面层进行阻燃处理。
6.照明控制性能:达到《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营造氛围,突出展品,兼顾辅助物品的照明。隐蔽出光点、调控照度及角度,过滤红外光、紫外光以及热量,以防对展品照成损害。
7.环境控制性能:展柜应具有良好密封性,可以根据要求实现恒温恒湿控制,无氧小环境、空气过滤以及基于以太网的环境数据监测等功能。
展柜的审美性功能——陈列设计效果达成的重要因素,展柜的样式要针对文物类型、尺寸、 色彩、特点及展厅空间进行设计,使文物的魅力得以彰显,一个量身定制的展柜,极为重要。
文物是博物馆陈列展示的灵魂, 文物陈列展示设计, 是根据文物陈列展示的主题内容把文物按照时代、 材质、 用途等划分, 通过展陈内容进行有序合理的组合, 更加直观地向观众传达展览内容。 从参观者和展览主题内容出发, 突出重点文物展品,展品陈列组合疏密有致、 主次突出, 使文物陈列展示更具有历史逻辑性和叙事逻辑性, 传播历史文化内涵和展览主题内容。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文物的材质、 规格的不同, 文物在展柜中组合方式也不同, 在有限的空间内, 组织各个要素疏密有致, 层次分明,具有艺术审美效果。 展台积木、 展架、 展托根据文物大小、 样式和材质设计, 组合方式高低错落, 疏密有致, 运用美学设计原则, 营造具有历史地域特色的文物陈列展示设计。
平面版式设计
( 1) 图形设计。
博物馆的标志符号设计提取整个博物馆展览主题事物、 图形等各种造型因素, 根据其特征, 提炼、 整理出具有鲜明特点、 简洁形态、 构造合理的基本造型元素。 标志符号的设计将博物馆展示陈列的内容和文物陈列串联起来,更加直观、 形象地传达展览主题内容。 标志符号的重复出现强调博物馆展览主题内容。 展览内容的图形设计提取文物和展览内容造型元素, 通过设计法则和历史文化内涵, 设计出和展示主题内容相符合的简练的构成元素和符号化的图形设计。 区别于其他展示内容的视觉符号, 展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性民族特色。 形成参观者与陈列展示的视觉互动关系, 实现向参观者传达展览信息和认知展览主题内容。
( 2) 文字设计。
陈列展示的文字设计是传播展示主题的载体, 文字设计的记录、 叙述功能, 主要体现在标题文字、 说明文字的字体、 字号的选择和排列组合方式。 通过规范性、逻辑性、 简洁性等字体设计原则, 将展览主题内容直观、 迅速的传达给参观者。 文字设计的造型构成元素具有符号性和象征性, 将文字、 图形、 文物展品、 色彩通过形式法则相排列结合, 凸显陈列展示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独特寓意。 丰富展览层次增强参观者的视觉感官, 又丰富文字在视觉体验中的表达能力。 使参观者对展陈展示主题内容的认知更加深刻。
( 3) 色彩设计。
色彩在展柜内展示设计内是具有魅力的视觉语言符号, 展柜内色彩设计根据展览主题内容设计设计相符合历史文化、 地域民族文化的颜色属性。 展柜内色彩调和图形、 文字与文物展品之间的联系, 突出重点, 表现展示主题内容。 色彩的组合设计可以创造具有独特的展览视觉效果, 让参观者在视觉上直观体验历史文化所表现出的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性的民族特征。 丰富展示层次, 赋予其特殊含义, 带有其象征性的意味。在陈列展示设计中, 展板与展品属于前后空间关系, 展板的颜色以浅色暖色调为主, 容易识别, 层次分明, 避免喧宾夺主, 明确色彩的搭配烘托展品, 渲染环境氛围, 带动参观者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