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详细页面

    西安交大二院侯伟出诊时间,给人们带来及时的服务

    2024-06-27 08:00:01 58次浏览
    价 格:面议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引起喘息的原因较多,容易造成过渡诊断和诊断不足,从而影响长期效果。那么儿童的诊断是否有规律可寻呢?应该是肯定的,从我们长期从事儿童防治工作看,应该注意这些要点:1、病史:长期咳嗽(1月以上)、或反复喘息(3次以上)、或反复患或经常感冒、或每次呼吸道感染难于。2、出生史:早产、低出生体重。3、个人特应性病史:有湿疹、牛奶、鸡蛋、海鲜、花生、桃子、芒果等食物过敏症,经常流清涕、打喷嚏、鼻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经常揉眼睛等过敏性结膜炎症状,有荨麻疹、特异性皮炎、鱼鳞病、银屑病等皮肤病等,对青霉素或头孢类过敏。3、家族病史:父母有或(和)过敏性鼻炎,有荨麻疹、化妆品、金属等过敏性皮肤病,其他有血缘亲属的过敏病史。4、有伴随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或增生)、鼻窦炎。5、肺部体征:呼气性喘鸣(或哮鸣)音。6、对的反应:长期咳嗽不能完全,使用抗有效如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丙卡罗、舒喘灵),茶碱(多索茶碱、氨茶碱),白三烯拮抗剂和表面皮质等。7、相关检查异常:肺功能检查秒呼气流量(FEV1)预计值的15%以上,呼出气一氧化氮(NO)>18ppm、血清总IgE200I>U/L,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5%。在儿童诊断是只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点,诊断还是比较容易的,在询问病史时一定要尽量详细,从中发现诊断线索。

    那么儿童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儿童支气管诊断与防治指南(见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10期)已经给出了基本的原则,该指南是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制定的,为儿童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在儿童诊治中应该认真遵守。

    近十年来支气管的研究进展是“气道炎症学说的确立,以及围绕气道炎症的”。由于气道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因此控制气道炎症是的"基石"。由于表面皮质作用强、可有效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长期控制的。关于白三烯拮抗剂,儿童防治指南指出“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的"。也就是说一旦确诊必须首先使用ICS,只有长期、规范使用才能起预防作用。而使用白三烯必须有两个条件即“轻度和不愿或不能使用”。至于免疫增强指南也指出“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喘息发作者可酌情加用”。

    选择就诊医院和专病门诊

    由于需要长期,选择儿童专病就诊对孩子以后的复诊十分有利,可以询问身边有类似疾病的患儿家长其情况,或网上查询本地区儿童专病门诊和专科医生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网络信息众多,也不乏虚假信息,应仔细进行分析。一般正规医院网站可信度较高,或一些专业网站如“好大夫”等有较大参考价值。通过查看医院、专科情况和医生的信息,了解就诊过患者的反映。选择好所就诊的医院和专科一定要坚持,尽量不要在不同医院反复就诊,那样会对疾病的诊治十分不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无评论,沙发等着你!
    被浏览过 15754 次     店铺编号35226099     网店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支持:万业城     专属客服:周能亮    

    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