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详细页面

    废品回收行业的蓝海,为何还未被开发?

            2021-06-18 11:15:45        4322次浏览

    1.厂商逐利,“计划性废物”的诞生

    一般来说,废品的诞生在于一个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商用价值都趋近于零,是一个产品寿命自然的终结。但在现实中,也存在刻意缩短产品寿命的现象,尤其在制造电子垃圾方面,许多硬件厂商可能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

    一方面,设备制造商采取“计划报废”策略,让电子设备的寿命缩短,目的是迫使用户升级到新设备。苹果就曾承认过新版iOS系统会自动限制设备性能,用户为了更好的使用体验不得不更换新机。

    另一方面,共享单车泛滥成灾,闲置或者被刻意破坏的单车不得已流动于产业链条之中,成为了废品回收行业里的一种“新资本”。今年,长沙多个回收站内就出现了不少由共享单车分解压缩成的废料块,摩拜、哈罗、ofo等单车一一在列。

    由于厂商逐利的需求,“计划性废物”开始出现,但市场缺乏对抗机制,这让废品的问题越发严重。金属资源的有限性也让人们紧张,比如手机天线接收Wi-Fi需要用的钶钽铁。矿藏并不丰富。如果这类金属在电子设备中的寿命耗尽,又不能被很好地回收和处理,人们以后可能需要花更大的代价去寻求替代品。

    2.循环经济,“废品贸易”出现和暂停

    在1995年至2016年的20年间,中国的年垃圾进口量从450万吨增长到4658万吨,翻了十倍。其中,仅2016年中国就接收了世界上56%的出口垃圾。在这里,“洋垃圾”其实算是“洋资源”,这种资源再生方式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然而,面对数以千万吨计的“洋垃圾”,国内还未做好万全准备,中国的垃圾回收业在监管和分拣处理方面显然还不够成熟,处理不当的“洋垃圾”引发了大众的不满。直到2017年,禁止洋垃圾入境的禁令出台,人们对“洋垃圾”的口诛笔伐才算是落下了帷幕。事实上,不管是“洋垃圾”的“倾倒”阴谋,还是中国的大国担当,说到底,国内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才是裁判。一旦没有了对再生材料的需求,废品分类回收也就成了求心安的行为而已。

    长期来看,禁令终的目标无疑是提高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倒逼出前端垃圾分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废塑料行业为例,中国废塑料年进口量从1992年的30万吨飙升至2016年的734万吨,“洋垃圾”的口子封死以后,中国废塑料企业每年数百万吨的原材料缺口,需要通过国内的垃圾分类和固体废物回收体系填补。

    垃圾回收下半场,仍停留在讲故事的表面

    与国外的废旧物资回收产业相比,国内的再生资源产业尚处于市场化成长期,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已经有5000多家,回收加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员约为140万余人,网店遍布全国各地,约16万个。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已达到7550.7亿元,同比增长28.7%。

    如今,国内废品行业的产业链已经基本打通,包括前端分类、站点回收以及回收加工厂等关卡。废品回收行业的赛局哨声已经吹响,在回收前端,“智能回收箱”模式为常见,也就是利用无人智能终端,采取分类回收柜、垃圾箱、垃圾亭等形式化零为整,以智能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平台“小黄狗”、“一起分类”“我爱收”为行业代表。

    回收后,加工处理端也有相应的厂家,造纸业巨擘玖龙纸业在建厂初期就有大量环保设施投资,在废纸的处理上有着独到的优势,湖南的万容科技历经十多年发展,建立了“高价金属回收”“城市矿产开发”“城乡固废资源化”的产业线,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废品回收产业上下游的服装厂和塑料制品厂也能基本吸收加工厂的原料。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无评论,沙发等着你!
    被浏览过 3646138 次     店铺编号10849321     网店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支持:万业城     专属客服:帅国莉    

    12

    回到顶部